房子这玩意儿,到底值不值得砸钱?

说真的,每次和朋友聚会,聊不到三句准能拐到房子上去。这年头,房产经济简直成了全民话题,比天气还热门。我有个发小,前年咬牙买了套郊区新房,现在天天跟我抱怨通勤像取经,可房价涨的那部分又让他偷着乐。你看,这就是当代中国年轻人的真实写照——痛并快乐着。

房价这匹脱缰的野马

记得2008年那会儿,我家隔壁小区开盘价才8000一平,当时觉得贵得要命。现在回头看看,简直跟白捡似的。房价这玩意儿吧,就跟青春期的孩子似的,你越拦着它越来劲。政府出调控政策?嘿,就跟给发烧的人擦酒精似的,暂时降温可以,根治难啊。

我观察到一个特别有意思的现象:每次出新政策,市场上就会出现两种人。一种是连夜排队离婚的(为了买房资格你懂的),另一种是突然变成经济学家的出租车司机。上次打车,师傅给我分析了一路"土地财政的不可持续性",那水平,绝对能去大学客串讲师。

租房还是买房?这是个问题

我表妹去年毕业来北京工作,为这事儿纠结了半年。她算过一笔账:在五环租个一居室每月5000,买同样的房子月供得小两万。"三十年给银行打工"这话把她吓得不轻。但架不住家里老人天天念叨"没房子就像没根的浮萍"。

说实话,现在年轻人选择租房真不是吃不了苦。我认识几个90后,把省下的首付钱拿去环游世界、报MBA,活得那叫一个潇洒。他们常说:"房子是租的,但生活不是。"这话听着挺鸡汤,细想还真有道理。不过呢,每逢过年回家,七大姑八大姨的"关心问候"就能把这些潇洒击得粉碎。

房产投资的那些门道

说到这个我可就来劲了。前些年跟着朋友瞎投资,踩过的坑能写本教科书。最惨的一次是在某旅游城市买了套"海景房",结果发现所谓"海景"得站在天台拿望远镜才能瞅见个蓝边儿。现在那房子租给卖椰子的当仓库,收益率还不如余额宝。

但你说房产投资完全不行吧,也不尽然。我认识个阿姨,专挑老破小学区房下手,简单刷个墙就转租给陪读家庭。虽然房子破得跟考古现场似的,但架不住家长们都抢着要。这招真是绝了,比炒股票稳当多了。不过现在教育改革风声紧,这路子怕是越来越难走了。

未来会怎样?谁也说不准

最近总听人说"房产黄金时代过去了",但你看各个城市的土地拍卖,开发商举牌的手可一点没抖。有个做建筑的朋友跟我说,现在他们接的活反而更多了,不过都转向了旧改、城市更新这类项目。这倒提醒了我,或许下一波机会不在新建楼盘,而在存量市场。

我老家县城现在出现个怪现象:新楼盘卖不动,二手房市场却热得很。特别是那些带院子的老房子,被城里人当宝贝似的抢。有个做民宿的哥们,把祖传的老宅改造成网红院子,现在房价翻了两番不说,生意好得需要预约。你看,有时候思路一转,遍地是黄金。

说到底,房子这东西吧,既是安身立命的港湾,也是让人又爱又恨的投资品。我的建议是:刚需该买还得买,但别指望靠这个暴富;投资的话得擦亮眼睛,馅饼不会天天掉。最近不是流行说"房住不炒"嘛,虽然执行起来总有偏差,但这个方向是对的。

最后说句掏心窝子的话:在房产这场大戏里,我们都是被迫参演的群众演员。能做的,也就是在能力范围内,给自己找个舒服的站位罢了。毕竟,生活不止有钢筋水泥,还有诗和远方——虽然远方可能也得先买张机票,而机票钱说不定就来自房子的增值部分。你看,绕来绕去,又回到这个圈儿里了。

返回文章列表
相关文章

0